目录名称:其他文件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日 文号:豫气提案字〔2023〕1号
效用状态:有效

河南省气象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310287号提案的答复

李韧委员:

省气象局高度重视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大气污染传输气象规律研究提升重污染天气预警精度”的提案。经过认真研究和持续努力,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省气象局1999年开始大气污染相关研究,2014年成立“河南省环境气象中心”,全省18个市级气象局均成立环境气象中心,开展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及大气污染物在不同气象要素影响下的扩散规律等研究。2020年中国气象局将河南作为全国唯一“市级环境气象服务试点”,国省市三级联动,提升基层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特别是重污染天气综合防治提供早期预警和气象科技支撑。

(一)大气污染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全省气象部门初步建立了星地一体化的环境气象监测网络,基于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和风云系列卫星、多光谱观测卫星等,开展大气主要温室气体卫星遥感观测,建立了能见度自动观测和卫星遥感监测业务体系。与中国气象局卫星中心联合编制气象卫星遥感重要信息专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估。

(二)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水平明显增强

基于高分辨率环境气象预报模式,形成覆盖全省的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开展了雾、霾、沙尘、臭氧等大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服务。利用NOAA19、FY3等极轨气象卫星数据开展河南省雾霾夜间活动监测,结合智能网格气象要素预报,研发了静稳指数、混合层高度、能见度、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客观预报产品,有效提升了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精度和水平。

(三)环境气象决策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建立河南省环境气象数据库和重污染天气过程个例库,初步实现了河南省区域范围内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常态化调控等不同需求的减排模拟评估和本地排放、城市间输送的定量评估。针对PM2.5和O3污染过程进行气象条件评估、减排贡献评估和污染来源贡献分析,向省委省政府报送《领导专报》,多次得到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联防联动

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提早研判静稳天气形势,滚动更新边界层气象要素预报,为冬季采暖期、夏季臭氧污染期、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等的空气质量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与生态环境厅建立会商机制,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期及时开展现场会商和研判,联合发布全省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五)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改善空气质量

全省气象部门借助天气形势,利用地面高炮、火箭等,积极开展立体式人工增雨(雪)作业,经评估分析,重点作业区作业后部分省辖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通过科学人影作业增加有效降水能够在局部增加大气湿沉降作用,促进雾霾减弱消散,对大气污染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二、当前存在问题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气象部门在大气污染传输气象规律和气象条件对重污染天气影响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和服务工作,提升了我省重污染天气预警精准度,助力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但是大气污染通常发生对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发展产生关键性影响的近地面边界层内,目前边界层气象要素监测站网建设远不能满足精细化重污染天气预报预测需求;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精密监测的大气污染传输气象规律研究仍然不足,在重污染天气的精细化预报预警,尤其是预测方面还不能为操作层面提供理论支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鉴于河南秋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现实,下一步全省气象部门将持续开展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气象规律研究,努力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精度和预测水平,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提升大气污染气象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边界层气象要素观测站网建设。我省边界层气象要素观测网络建设不足明显制约了重污染天气精准预报能力的提升,下一步气象部门将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争取工程项目,加强边界层气象要素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网建设。

二是加大环境气象相关科研投入力度。结合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变化,充分应用精密气象要素观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气象规律研究、补充完善前期研究成果、提升河南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精度和水平,积极对接地方科技部门加大对大气污染传输气象规律相关攻关项目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河南省气象局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