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政策文件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6年09月13日 2016年09月13日 文号:气办发〔2016〕20号
效用状态:有效

中国气象局气象现代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2016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和《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均提出着力构建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的目标任务,现就进一步推进落实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内涵和总体思路

1.科学内涵。建设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是以信息化为基础建设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科学标准为基础、高度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建设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是新时期气象现代化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是持续全面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和气象工作法治化的具体体现。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相互依托、密切关联,需要统筹协调、互动发展。

2.总体思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和重点安排,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服务引领和科技引领,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以创新驱动为重要途径,以人才发展为优先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发展动力,以信息化为基础,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统筹推进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建设,构建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确保到2020年如期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二、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3.大力推进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

1)构建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建立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以“强化两端,提升中间”为重点,强化短时临近预警预报和延伸期(11-30天)到月、季气候预测,提升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能力。实现站点预报向格点/站点/落区一体化预报转变。建立月、季、年尺度的定量化预测和概率预测业务。开展精细到县的全国月、季、年定量预测,实现月预测逐旬、季节预测逐月滚动更新。大力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加强气象预报实时检验业务。着力发展高分辨率天气气候业务模式,构建以数值模式为基础、以资料同化应用技术和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为支撑的客观化精准化预报技术体系。按照“两级集约、三级布局”的目标,合理布局各级预报业务,构建集约高效、实时更新、同步共享、预报协同的业务流程。面向业务和服务需求,构建敏捷响应需求、时间空间可调、云计算技术充分利用的智能预报系统。

2)构建天地空一体化、内外资源统筹协作的气象综合观测业务。充分利用全国各类气象观测资源,统一标准、统筹布局,基于天地空基各种观测手段,构建多尺度、无缝隙、全覆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联合部门、行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建立全面完整、高效可靠、先进合理的气象观测标准质量体系,逐步实现全社会气象观测的规范化。创新装备发展体制机制,研发智能观测装备和观测方法,发展智能协同观测能力。根据观测业务运行特点和区域差别,完善运行机制,提升保障能力。建立各种观测数据从采集到应用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业务,提高观测数据可用率。建立遥感应用体系,综合运用多源观测数据,形成三维实况场和监测产品,支撑精准化预报服务。

3)构建资源集约、流程高效、标准统一的气象信息业务。推进气象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标准对业务、服务和管理环节的全覆盖。推进气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的集约化,实现按需配置资源、弹性高效利用、实时监控计量的气象云资源管理。结合气象数据特征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势,完善开放互联的气象大数据平台(CIMISS),面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时效、优体验的实时历史一体化气象数据服务和信息共享。以CIMISS为核心,实施信息从采集汇聚、加工处理到应用服务的全流程再造,构建扁平高效、流畅便捷的气象信息业务流程。加强气象信息业务和服务全流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覆盖国、省、地、县各级气象部门,从观测端-信息端-应用端-服务端全业务流程的实时监控。

4.建立完善集约高效、充分互动的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运行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气象业务领域的应用,推进核心业务系统的开源开放,为政、学、研、企、社协同科技创新提供便捷化的支撑平台,构建众创型业务发展平台,形成汇集众智、激励众创和成果共享的业务循环发展生态。推进气象业务的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和服务、资料、网络、装备保障等衔接互动、协调发展,建立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和服务需求发展反馈机制,提高现代气象业务整体运行效率,稳步提升预报服务精准化水平。

三、建设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5.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建立城乡高影响天气灾害风险研判系统,发展气象灾害监测、风险预警、风险预估、应急响应、减灾科普、灾后评估为一体、全链条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提升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强突发事件综合风险分析与预警决策支持,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向乡镇延伸,研发适合龙卷风等强对流极端天气预警的应急快速发布技术,依托现代传播手段构建多渠道、立体式、高覆盖的信息发布网络,实现预警信息发布精准高效和广覆盖。发展精细化、个性化、互动式的公众气象服务,实现基于用户位置和订制需求的智能信息推送服务。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实现“智慧气象”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发展智慧、集约、多元、规范、长效的中国特色新型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强化环境、交通、水文、海洋、能源等专业气象服务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服务的精细化、定量化和有效性。加快人影业务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建立人影装备物联网监控业务,推进基层作业标准化建设,实现跨区域飞机作业业务化,提升人影作业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实际效益。

6.建立以智慧服务为目标的气象服务业务运行机制。围绕智慧气象服务的发展需求,优化服务业务运行机制和流程,调整气象服务业务布局与组织体系,建立需求导向、效益优先的服务产品准入与退出制度。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部门内上下有机衔接、部门内外融合共享、面向用户开放交互的气象服务业务流程,业务产品研发制作向国省两级集约,用户服务向基层延伸,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需求。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加快建立适应互联网思维、集约高效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建立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多元信息采集、数据融合分析、产品智能制作、按需精准推送、自我学习改进的全程可追溯业务流程。

7.发挥政府在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制定公共气象服务管理政策,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推动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法律法规。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等长效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强化气象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多元提供主体的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服务网络。建立开放式的气象服务互动众创平台与工作流程,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与资源发展网络化、精准化的分众气象服务。建立规范有序的气象服务市场监管业务,加快完善气象服务备案、信用管理、质量评价、信息公开等制度建设。

四、建设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

8.拓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内涵。贯彻落实《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深入推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智慧气象发展目标和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拓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内涵,突破气象业务现代化重大核心技术,攻克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的技术难题,为气象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9.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气象科技创新布局,明确各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和任务分工,统筹整合部门内科研院所和业务单位科研力量,围绕业务链布局创新链。深化开放合作,完善共建共享共赢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引导行业和国内外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集聚攻关气象现代化核心技术,服务气象现代化主战场。改进气象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引导各创新主体集中资源解决气象现代化的核心业务科技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科技创新对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贡献率。

10.创新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大力实施气象人才工程,强化人才开放合作。更大力度地实施“双百计划”、强基工程、青年英才计划等人才计划和工程。依托国家和部门引才平台,精准引进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集聚和使用机制。深入研究和用好国家和地方人才政策,落实气象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强化用人单位在引人进人、岗位设置管理、职称评聘、绩效激励等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强化人才工作的保障服务,做好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积极推进气象职称制度改革和人才分类评价工作。继续落实《教育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气象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开展高校气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加强高校气象学科建设。

五、建设科学标准为基础、高度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

11.健全全面正确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主动落实国家相关改革政策,营造良好气象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涉外气象活动的服务和监管,依法规范全社会的气象活动。加强行政审批事项和气象服务市场的监管,健全制度,创新方式,优化流程,完善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推进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批标准化。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12.建立新型现代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气象管理机构改革,科学规范气象管理机构职责,优化调整气象管理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提高气象管理效能。统筹考虑国家和地方气象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现有气象事业单位业务分工、业务机构和业务功能配置,有效整合直属业务单位的功能。完善统筹协调、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气象业务科技管理机制和权界清晰、分级负责、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制保障的气象行政管理机构。完善绩效管理制度,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13.完善依法发展气象事业的制度体系。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重点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气象信息服务等立法项目。构建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适应需求的新型气象标准体系,强化气象标准实施应用,推进气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完善气象法律顾问制度,落实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加强法制机构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指导监督。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完善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六、分工协作,统筹推进

14.相互衔接,协调推进。“四大体系”建设任务互为依托,相互支撑。在推进过程中要以气象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需求引领作用,监测预报预警的关键核心作用,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作用,科学管理的组织保障作用,强化衔接互动,系统性推进。

15.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各省(区、市)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各直属业务科研单位、各内设机构要落实各自主体责任,勇于担当,主动探索,将建设“四大体系”作为“十三五”时期推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结合落实“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现代化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建立完善相应协调推进、考核评估、经验总结推广机制,同时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代章)

2016913